近日发现厦门岛内多处公园、广场大量采用钢化玻璃地面夜景灯。记着经过实地考察发现,如果不是人为破坏,钢化玻璃地面出现事故的概率不是很大。
海湾公园的“星光大道”广场有2100多盏地灯,全部采用钢化玻璃材质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地灯投用以来,至今为止并未发生过爆裂事故。
记者在海湾公园现场看到,地灯呈正方形,长宽约20厘米,地灯的钢化玻璃被一圈钢铁包围,上面共有8个螺丝形状的小孔。地灯与地面接触部分涂着一层厚厚的胶状物,将地灯与地面紧紧黏合,防止漏水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地灯的钢化玻璃足足有5厘米厚,非常坚硬,如果没有受到恶意破坏,一般不会爆裂。
记者随后又走访了瑞景商业广场,SM城市广场、轮渡海滨公园,这些公共场所的地面也大量采用钢化玻璃,市民赖女士说:“尽量不去走这种钢化玻璃地面吧,虽然大家都在走,但搞不好哪天轮到我它就‘嘭’了。”
但钢化玻璃并不是坚不可摧,它存在着自爆的情况。一家餐厅的老板告诉记者,他的餐厅以前就发生过钢化玻璃自爆。“我找商家讨说法,商家说这是正常现象。”他说。
从事钢化玻璃经营20多年的张先生说,钢化玻璃自爆无法避免,钢化玻璃自爆,一是在无外部直接作用的情况下自动破碎,二是在加工、贮存、运输、安装、使用等过程中发生自爆。自爆按起因不同分为两种:一是玻璃本身缺陷引起的,如砂粒、高温、缺口、划伤、爆边等;二是由玻璃中硫化镍杂质膨胀引起的自爆。硫化镍膨胀是导致钢化玻璃自爆的主要原因,在生产过程中,硫化镍没有保持稳定状态,造成硫化镍晶体膨胀引发自爆。